(5分)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Cl

(5分)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C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Cl2
猜想二:(1)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白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3)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解释与结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4)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gCl2、HCl(1分);(2)开始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少,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待稀盐酸耗尽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出现白色沉淀。(2分) (合理即可);(3)Na+、Mg2+、Cl-(1分) ;(4)可溶的生成物和可溶的剩余的反应物(1分)(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当盐酸有剩余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镁MgCl2和氯化氢HCl;(2)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有氯化氢存在,等氯化氢反应完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3)当白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没反应的氯化镁,离子符号为Na+、Mg2+、Cl-;(4)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应考虑生成的可溶性物质及是否有剩余的可溶性的反应物。
举一反三
(8分)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 
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  Na 、OH和极少量的H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
说明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
变色,说明                                   
                                                         
(5)结论:原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广泛用于洗涤、纺织、医疗、造纸等。某兴趣小组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资料卡片】:

I、制备研究:下图是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2)生产中,反应及干燥均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加入较多的氯化钠的作用是                                               
Ⅱ、纯度测定:测定过碳酸钠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仪器略去),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碳酸钠样品(2.20g)和少许黑色粉末均匀混合后
置于装置A中,在量筒中加满水;
③连接仪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缓滴入水;
④待装置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水,并关闭活塞;
⑤待量筒中水面不再变化时,记录其中水面刻度;
⑥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4)实验中,        ,则开始收集气体。
A.刚开始出现气泡时
B.当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
C.若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部,复燃时
(5)若量筒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是224mL(换算后质量约为0.32g),计算过碳酸钠样
品中2Na2CO3·3H2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已知:Mr(2Na2CO3·3H2O2)=314,保留到0.1%
【反思】:
(6)量筒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无色气体。某同学想知道稀盐酸中的那种粒子(H2O、H+、Cl)能使碳酸钙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请你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⑴你提出的假设是                                   
⑵通过实验①可以证明                               
⑶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碳酸钙并产生无色气体,还需要进行实验③和④:在③和④中应分别加入                            
⑷你的探究结果为                            
⑸写出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Cu+H2SO4==CuSO4+H2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Fe+3AgNO3==Fe(NO3)3+3Ag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点燃 2CO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取三支注射器,编号A、B、C。A中装氢氧化钠溶液,B中装澄清石灰水,C中装稀盐酸,如图所示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A向锥形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没有变化;
③换C向锥形瓶内滴加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过一会产生大量气泡;
④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⑴写出锥形瓶内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描述气球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⑶滴加稀盐酸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