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空气、O2、CO2三种气体,简单可行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鉴别空气、O2、CO2三种气体,简单可行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鉴别空气、O2、CO2三种气体,简单可行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鉴别空气、O2、CO2三种气体,简单可行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木条复燃的为氧气、正常燃烧的为空气,熄灭的为二氧化碳,故答案选择D
举一反三
下列化学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A.小明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小颖用锌、铁、铜和稀盐酸确定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小聪在20℃配制36%的氯化钠溶液(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D.小青将过量的木炭粉和少量氧化铜粉的混合物置于蒸发皿里加强热,得到纯净的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炎热的六月,同学们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置石灰水试剂瓶的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其成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CaCO3
猜想二:CaCO3和Ca(OH)2
猜想三:Ca(OH)2(因为气温较高,溶质            或溶剂蒸发,使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设计实验】
(1)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认为猜想一正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2)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
                   
猜想一正确
取(1)试管中的残留固体,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生成
【交流反思】
(1)假设猜想二正确,利用上面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是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和使用此类溶液的下列建议中,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    B.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C.敞口放置  D. 使用前,临时配制
(3)用化学方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②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C.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④探究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白色粉末的成分”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实验探究中。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的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猜想是:Na2CO3  
乙同学猜想是:NaOH  Na2CO3 
丙同学猜想是:             
【收集证据】(2)甲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他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乙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丙同学不同意乙同学的结论,原因是在甲的实验操作中引入             ,导致乙的实验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
(4)丙同学认为,要想证明NaOH是否存在,应该除去Na2CO3后才能继续证明,于是丙同学重新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甲的猜想正确。
请你写出丙同学滴加稀盐酸后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5)请你帮助丙同学改进实验设计,                              。并观察到了                                      现象。得出了白色粉末的成分为NaOH  Na2CO3的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正在探究酸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
【设计与评价】
小香的方案:向盛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至恰好变为红色;
小坊的方案: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振荡至恰好变为无色;
小香的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时小香按照方案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小坊忘了加指示剂,一直没有观察到溶液变化。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把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溶液呈无色。这时有人提议“继续探究废液缸中溶质(除酚酞外)的成分”:
【猜想与判断】
小香认为:可能是NaCl、Na2S04 H2S04
小坊认为:可能是NaCl、Na2S04,、NaOH
大家一致认为,经理论分析可以判断:小坊的猜想一定(2) ____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无需探究;
【交流与表达】小香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样,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猜想正确。小香的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理由是(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与完善】为了证明小香的猜想,我设计的实验是:取样,加入(5) ___________ (一种有色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6)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猜想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