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1)小方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1)小方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 MgCl2+H2O 、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 【实验探究】 ①下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 黑色固体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开始_______,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
|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
答案
(1)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②碳 C+O2点燃 CO2 CO2+Ca(OH)2=CaCO3↓+H2O 无明显现象 氧化镁 ③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②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现象是: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黑色固体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点燃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白色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过量,所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所以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的反应是:MgCl2+2NaOH==Mg(OH)2↓+2NaCl,所以可得出结论:白烟的成分是:氧化镁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十分完全,只要证明溶液中是否还含有MgCl2,所以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无明显现象,说明沉淀完全 |
举一反三
Ⅰ(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Ⅱ(15分)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
| 猜想一 正确
| 步骤2:将步骤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
|
(5分)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X溶液,其标签已脱落,某兴趣小组决定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确定其化学成份。他们取出6份X溶液,分别滴加下列6种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推断X可能是何物质,并写出合理的化学方程式:
①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 ④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
| ②滴加HCl液液,无明显现象。
| ⑤滴加Na2SO4溶液,产生白色↓。
| ③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 ⑥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
| (1)写出X的化学式 ; (2)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⑥的化学方程式 。 |
(7分)化学教师为了调动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粉笔的成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盐类,请同学们探究粉笔的化学成份。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 (1)粉笔的成份氯化物;(2)粉笔的成份碳酸盐;(3)粉笔的成份硫酸盐。 【实验探究】 (1)取一个段白色的粉笔(约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较多的白色回体未溶解。根据下表以及后面实验操作现象,判断粉笔的成份属于哪类物质? 。
溶解度(20℃)
| ﹤0.01g
| 0.01g~1g
| 1g~10g
| ﹥10g
| 物质分类
| 难溶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2)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粉笔溶液(酸碱性)不可能呈 性; (3)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4)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判断】 根据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请你做出粉笔化学成份可能合理的判断。完成下列填空: (6)写出粉笔的主要成份化学式 ; (7)写出【实验探究】(4)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写出【实验探究】(5)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同学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研究并证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该瓶氢氧化钠溶液 。 [初步证明] 该小组的同学认为猜想一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其原因是: 。 [设计方案]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生成碳酸钠。
实 验 操 作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取少量该瓶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
| b:
|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实验结论] 由以上实验可以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写出以上表格实验操作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证明猜想二或猜想三是否正确,还需要进行或验证的实验是: 。(简单描述即可) [拓展思维] 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 ,因而氢氧化钠固体与生石灰混合后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 2.以上所述可以得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 |
(5.5分)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⑴第一小组:小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滴管中吸入了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中的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挤压滴管橡胶胶帽,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集气瓶中。
| 气球逐渐变大
|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同组的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他将上述实验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然后再重复完成实验,观察到现象是 。小华补充这一实验的原因是 。 ⑵第二小组:小秦同学对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改进。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分液漏斗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B中装有另一种试剂。
步骤一: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使氢氧化钠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气球逐渐变大。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使 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上述两组同学的实验是分别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究验证,其所利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①第一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