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交流】
(3)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4)通过学习大家知道我国淡水资源缺乏,而海水淡化是未来生活一种重要来源。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 “溴”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填“左侧”、“右侧”或“中部”)。
(5) 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

1) 加入絮凝剂A的作用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2)下列对该操作①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该操作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3)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② 应选用三幅图中的装置是      (填序号),
操作③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答案
(1)  蒸馏水是纯净物为100%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冒气泡,则是过氧化氢溶液 
 
【反思交流】
(3)标签被药品腐蚀     。
(4)右侧      。
(5)净化浑浊海水
1)作用 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名称   过滤  。
2)A、C    
3)Ⅱ    ,  Ⅰ 
解析

试题分析:(1)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纯度是100%,不可能是5% (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会迅速产生氧气,所以可以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有没有气泡冒出 (3)标签受损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了标签 (4)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一般以金属元素开头,靠近后面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所以溴元素的位置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侧 (5)加入的絮凝剂一般是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其迅速沉降到水底;操作①是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也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操作②是吸附,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所以应选择装置Ⅱ;操作③是蒸馏,应该选择制取蒸馏水的装置Ⅰ.
举一反三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
序号
KClO3的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
温度
氧气的体积
反应所需时间

2.0g
 
330℃
100mL
T1

2.0g
CuO   0.5g
330℃
100mL
T2

2.0g
MnO2  0.5g
330℃
100mL
T3

2.0g
MnO2        g
380℃
100mL
T4
 
若t1     t2(填“>”、“=”、“<”),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变。
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实验④中MnO2的质量为    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4)写出实验④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    (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一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     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该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说明竹子里气体中肯定含有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说明竹子气体里肯定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做了上述两个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  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兵用右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氢气应从     (填e或f)管通入。  
【收集证据】(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4)结论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①C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O4、FeO、Fe;
③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但不变浑。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 b.       、c.       
【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反思与评价】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5)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A.收集CO    B.吸收CO2    C.检验CO2
【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用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
(6)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     g;
(7)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需要有计算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