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提出问题】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除了二氧化锰,是否有其他物质也能作催化剂? 【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操作
| 结论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 (2)步骤①的目的是 。 (3)步骤④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是 (选填序号)。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
答案
D 【进行实验】 (1)有大量气泡产生 固体质量仍为0.2g 将固体加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前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3)过滤 烧杯、玻璃棒、漏斗 【拓展探究】C |
解析
试题分析: 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的物质。对照该定义,答案选D。 【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结论“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结合催化剂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步骤③实验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步是验证了氧化铜“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点。步骤⑥结果固体质量仍为0.2g,此步是验证了氧化铜“质量不变”这一点。步骤⑦操作是为了验证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所以采取的操作为:将固体加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前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3)步骤④后固体与液体发生了分离,固体被分离出来了,此操作为过滤。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拓展探究】第三组中,由于氧化铜与二氧化锰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故带火星的木条都能复燃,两者现象对比并不明显,故答案选C。 |
举一反三
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 ① (“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②_____。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 ③(用化学式填写)。 【进行实验二】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_________④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Ⅱ)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 ⑤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⑥ 。 |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条件【步骤2】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Ⅲ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为碳酸钠固体,Ⅲ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1】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一段时间后,Ⅲ中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Ⅱ中盛放的可能是 ,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 |
化学小组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OH溶解度(g)
| 42
| 109
| 129
| 174
| 314
| 347
| Ca(OH)2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2
| 0.09
| 0.07
| (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 乙同学: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自己的猜想正确
|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振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自己的猜想正确
|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NaOH、Na2CO3 丁同学:NaOH、Ca(OH)2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过滤、洗涤、烘干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置Ⅰ中加入石灰石和过量稀盐酸,装置Ⅱ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a,关闭b,装置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关闭a,打开b,装置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若利用装置Ⅱ完成模拟合成氨气(N2+3H22NH3)过程中的气体混合实验.从装置Ⅱ右侧导管通入氮气,左侧导管通入氢气,则装置Ⅰ中加入的药品是 ,装置Ⅱ中加入浓硫酸,则装置Ⅱ的作用有:① ;②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③通过观察 来控制气体的体积比,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
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实验准备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设计方案 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 装置(如图2),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过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 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时,先打开 (填K1或K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一段时间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 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3)实验分析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发生反应,原因是 . (4)实验反思 丙同学认为:应进一步证明CO2与Na2O2反应生成新物质.他补充的实验是:取Ⅲ中反应后所得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丁同学认为:丙同学实验时应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否则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反应,其理由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