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图实验的结论是                              
(2)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                                 
答案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集气瓶底炸裂;(4)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解析

试题分析:(1)A图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蒸发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加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4)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应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而图中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知识点较多,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结论、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猜想一
正确
步骤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中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如浓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深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
(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    色,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了一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2)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阅资料】
(3)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4)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一:固体全部为          
猜想一: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说明猜想一成立.、
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待沉淀不再产生,过滤,再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色,说明猜想三成立.
【归纳与总结】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探究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26.6g待检固体,按如图所示过程实验(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参照图中提供的数据计算:

(5)26.6g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6)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实验最终所得351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