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6分)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

(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
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实验二进行石灰石性质的探究。
用两支坩埚钳分别夹持大小相同的石灰石固体d、e,向 E中酒精灯的火焰通氧气,受热相同时间后冷却,将固体d、e固体分别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前者溶液不变色,后者溶液变为红色。则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      。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实验三所示装置进行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实验探究。
实验开始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烧瓶1内为氮气,烧瓶2内为相同体积的氯气,将相同质量的活性炭装入两支烧瓶后,F侧导管中的液面与烧杯内水的液面基本一致,G侧导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内水的液面。当将两只烧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到两侧导管中液面都有所上升,且G侧上升的高度比F侧明显。通过该对比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2)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3)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不同、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试纸变红色,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变色。
(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物质燃烧更充分,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让酒精充分燃烧,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实验二可知,石灰石在加热时不能分解,在高温时能分解。
(3)由实验三可知,活性炭对不同气体的吸附能力不同、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随温度降低而增强。
点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使用石灰石或者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一般情况下,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气充足,则燃烧更剧烈。
举一反三
(8分)(1)小方用右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 MgCl2+H2O 、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
【实验探究】
①右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黑色固体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_______,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A                           B                         C
(1)图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B装置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图中所示的方法外,在实验室中氧气还可用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方法制取。
(3)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并验证CO2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他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②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石灰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分液漏斗及C装置中所盛放的溶液相同,B、C装置中盛放的溶液足量,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白色固体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少量粉末全部倒入C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B中溶液变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B装置中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A
C /分液漏斗
气球中粉末
试剂
M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甲、乙两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备氢化钙。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对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硬质玻璃管中的Ca是否完全转化为CaH2?
【查阅资料】
① 金属钙活动性很强,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② 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放出氢气。
【猜想与实验】
1、固体为Ca和CaH2
2、固体为CaH2
甲同学的探究活动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取少量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的水,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有氢气生成
② 继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
呈红色
生成          (填化学式)
甲同学的结论:猜想1正确,固体为Ca和CaH2
【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由以上探究活动还不能得出猜想1正确,理由是                   。请你帮助乙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反思讨论】
(1)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固体作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3)制备CaH2装置中,玻璃管a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