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Ca(NO3)2、K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

(6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Ca(NO3)2、K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Ca(NO3)2、K2CO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回答:
由实验l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1)______________,理由是(2)____________
同学们将实验l所得混合物过滤后,对所得滤液成分进行了分析,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含有Ca(NO3)2 NaNO3
小北同学含有KCl、Na2CO3、NaNO3
<表达与交流>结合对滤液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3)________________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4)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该同学的猜想,同学们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否定了该同学的猜想.你认为滤液的成分可能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提示我们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应注意的问题是(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2CO3 (2)向原营养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营养液中有Ca(NO3)2,Ca(NO3)2不能与碳酸钾共存(3)小北 (4)由实验2可知,原营养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钾,Ca(NO3)2和Na2CO3反应生成NaNO3,碳酸钠有剩余(5)KCl、Ca(NO3)2、NaNO3或KCl、NaNO3(6)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推断营养液的组成,就要根据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及反应现象推断.
(1)和(2)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其中不能同时含有硝酸钙和碳酸钾,因为二者反应能生产沉淀.由实验1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钙、一定不含碳酸钾,可以据此解答;
(3)和(4)结合实验1和实验2可以知道在营养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以据此解答;
(5)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钙的反应的产物结合实验2进行判断;
(6)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来进行解答,例如物质的质量等.
解答:解:(1)和(2)实验1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可以知道为碳酸钙,所以可以判断该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钙,由于硝酸钙不能和碳酸钾共存,所以可以判断在营养液中一定不含碳酸钾;
(3)和(4)结合实验1和实验2可以知道在营养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钾,而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又生成了硝酸钠,所以可以判断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和氯化钾;
(5)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可以判断在滤液中不含有碳酸钠,那么可能的成分为硝酸钠和硝酸钾,或为硝酸钠、硝酸钙和氯化钾;
(6)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可以知道在以后完成实验探究时要注意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生成物是否溶于水等注意事项.
故答案为:(1)硝酸钾;
(2)实验1向原营养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钙,而硝酸钙不能和碳酸钾共存;
(3)小北;
(4)由实验2可以知道营养液中含有氯化钾
(5)硝酸钠和氯化钾(或硝酸钠、氯化钾和硝酸钙);
(6)反应物是否剩余(或生成物是否溶于水等).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小组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2)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          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学期,小亮和班级的两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_____________(填写“氮”、“磷”或“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对花坛中的___________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和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pH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____________气味。
[他的结论)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_____________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方  案



现  象
A中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B中铝片无明显现象。
 
          ②          
与A中的现象相同
结  论
溶液中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的离子可能是     ①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会与CuSO4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验证了实验1的结论。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B试管中再加入Na2SO4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      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小李同学回到家,发现一袋无标识的化肥,父亲告诉他是一次施肥时剩下来的,记不清是哪一种,是否是两种或多种化肥混和了,但家中的几种化肥原包装还在,其成分分别是NH4HCO3;NH4Cl;Ca3(PO4)2;K2SO4,于是小李将该化肥样品带回学校和同学一起对其成份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反应如果生成微溶物质,通常以沉淀形式存在。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他们观察发现,样品为白色固体,加水能全部溶解。由此可知样品成份中没有            
(2)设计实验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
样品中有NH4Cl,没有NH4HCO3[
步骤Ⅱ: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步骤III: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样品中有K2SO4

(3)《拓展应用》铵态化肥使用时要注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围绕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的问题,同学们展开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1)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理由是:
                                                       
(2)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你认为所加试剂为:                   
(3)丙同学欲证明变质的固体中尚存有氢氧化钠,请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标
探究步骤
探究现象
目的: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钠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