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2)H2O和SO4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紫色石蕊变红;H+能使指示剂变色(结论要与假设一致)
解析

提出猜想:根据硫酸中存在的三种微粒进行假设;
设计实验:根据假设分别验证中含有水分子、硫酸根离子以及氢离子的溶液分别进行实验进行解答;
反思与评价:根据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以及硫酸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进行解答.
(1)由硫酸中存在水分子、硫酸根离子以及氢离子进行猜想.猜想1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H2O;猜想2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H+;猜想3能除去铁锈的粒子是SO42;故答案为: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
(2)H2O和SO42-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能使指示剂变色。
举一反三
(7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粉、Fe2O3粉、Fe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含C、Fe2O3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Fe2O3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Fe2O3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合理再变化,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强热(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从该瓶中分别取适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A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②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                         ,B试管                            
(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                                             
(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              (填A或B)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4)你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证明原试液确已变质,你将获得4分的奖励分(但卷面总分不超过60分!),请你在下面写出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A为红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的方程式为                            
(2)若A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D能转化为B ,C与D反应有气体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            ,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A能转化为C,B与D可相互反应,所有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则B的化学式为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某趣味实验如图所示。向A中加入固体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后,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________,用(3)_____________替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也能产生同样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