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

(9分)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  ②只有CO ③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到微量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设计】
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
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并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请你根
据小雨的实验方案填空: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3)小欣认为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来检验是否有CO。小雨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答案
(9分) 【实验设计】Cu    CO2      变蓝    变浑浊        (每空各1分)
【实验结论】CO2+Ca(OH)2=CaCO3↓+H2O                    2分
【反思与评价】(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1分
(2)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1分
(3)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1分
解析
[实验结论]若猜想③是正确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故选CO2+Ca(OH)2=CaCO3↓+H2O
[反思与评价](1)要排除空气的影响,故答案为: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2)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处理剩余的CO,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3)不仅CO使小动物死亡,二氧化碳也能使小动物缺氧死亡,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举一反三
(5分)学习中我们经常利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图8是我们研究常见物质组成、性质的几个实验。

(1)A 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B 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
(3)C 实验的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对此现象小明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但遇水会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水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
观察到气体燃烧,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解释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着火的原因        
【实验拓展】
小明与同学又继续对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填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注意的事项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①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B.②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③既说明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又说明二氧化硫能使稀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④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又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手心常会出汗,这不仅影响动作的质量,还会酿成安全事故。由于“镁粉”质轻、颗粒细微、吸水性良好,所以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它搓手,以防打滑。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X射线衍射仪测试表明,“镁粉”吸水完全是水附着在细微颗粒的周围,物质的结构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所以“镁粉”吸水属于 ▲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光滑的体育器械表面一般很难粘住“镁粉”,这就要在器械上先抹一层黏性液体,然后再涂“镁粉”,但是比赛结束后,这种黏性液体又要容易清洗掉。请判断,这种粘性液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蜂蜜   B.水  C.稀盐酸D.胶水
(3)“镁粉”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加热到300℃以上开始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MgCO3·Mg(OH)2·4H2O5MgO+5H2O+4CO2↑。根据这一化学反应提供的信息,猜想“镁粉”在消防领域的一种用途是   ▲   
(4)如果要证明“镁粉”属于碳酸盐,应选用的鉴别试剂是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李老师指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新装置(见下图)。

【小资料】
(1)白磷着火点只有40℃,易燃烧,且耗氧彻底; 
(2)注射器上的侧孔针头进入橡皮塞内,注射器与锥形瓶就不能相通;
(3)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实验探究】
(1)在确保装置不漏气时,按图装入药品、连好仪器。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
(3)燃烧结束,等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即可把注射器针头推下来(刺穿橡皮塞),此时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会   ▲   ;如实验比较成功,则最终注射器里的液面约停留在   ▲   mL刻度处。
【反思与评价】
(1)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这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   (填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此改进装置与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一条: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