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义乌市)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2010•义乌市)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义乌市)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CO2↑+H2O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1)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质       装置

时间
装置①
装置③
实验前
220.0克
195.0克
实验后
222.1克
199.4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答案
(1)②→①→③(或②①③)(2)21:44(3)AC
解析

试题分析:(1)要测定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需要先使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然后使分解的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测定水的质量,然后使产物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填:②→①→③(或②①③);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22.1g﹣220.0g=2.1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9.4g﹣195.0g=4.4g,所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g:4.4g=21:44,故填:
21:44;
(3)Cu2(OH)2CO32CuO+CO2↑+H2O
44    18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44,而测定的结果是比值大于理论的结果,则可能是二氧化碳吸收不完全,或碱式碳酸铜样品中含有水分,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小,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正确;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不会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错误;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会使水的质量变大,使测定结果的比值大于理论值,正确;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不会影响水与二氧化碳的比值,错误;
观察选项,故填: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分解成分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举一反三
(10扬州26.)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色沉淀,猜想是CuO。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 [化学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
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 “有确定数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扬州27). (15分)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 =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
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_______。
【NaN3纯度测定】精确称量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____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孝感8)、(5分)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H2+CuOCu+H2O,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写出“a”所指仪器名称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                
(3)在实验室里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那些气体?       (只要求答一种)
(4)本实验缺少的仪器是;除此之外,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①正确
实验2
                               
                             
                   
                        
猜想②正确
 
Ⅲ、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茂名18)(10分)以前,人们将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混合,再取上层澄清液漂洗织物。兴趣小组按上述的操作步骤得到澄清液并对澄清液可能含有哪些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利用必需的实验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Ba(NO32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Ba(OH)2溶液、酚酞试液。
【提出猜想】①含有KOH和Ca(OH)2;②含有KOH、K2CO3和Ca(OH)2;③只含       ;④含有KOH和K2CO3
【查找资料】K和Na都是活泼金属,它们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K2CO3溶液显碱性。
【设计与实验】
(1)甲同学要证明猜想①中Ca(OH)2是否存在,选取的试剂是          。
(2)请你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猜想④,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中(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步骤2:
 
 
【交流讨论】大家认为猜想②肯定不正确,其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