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 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

(13分) 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 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非常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_______(一种实验仪器).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
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回忆老师做的“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同学共同收集满两瓶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分别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 分析,用乙图的倾倒方式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回忆教材中“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并观察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①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引起失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避免引起失火,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立即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应该用灯帽盖灭并且使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添加酒精.
答案
⑴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分液漏斗或针筒
⑵药品状态或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或不要加热或常温
⑶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立即熄灭,则已满
⑷不正确、因为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一种,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 碳酸钙+水、
⑸①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沿烧杯壁流到底部,下面的蜡烛首先接触到CO2,由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由下向上逐渐熄灭。
②乙图的倾倒方式,没用玻璃片掩盖,直接倒在火焰的上方,由于蜡烛燃烧放热,使得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故CO2不能与蜡烛火焰接触而跑到空气去了。
(6)①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酒精灯倾斜可能会流出酒精,故会引起失火。②冷却
解析
分析:(一)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是只能允许有一种变量,对照实验①②只有加入的酸不同;对照实验①③只有石灰石的形状不同;不选择第②组药品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里面的石灰石不能与硫酸接触,使反应速度减慢并停止;碳酸钠是白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二)二氧化碳有三个化学性质: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即能与碱溶液反应).学会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和检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要用石灰水检验.记牢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解答:解:(1)碳酸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要改进,可以改用分液漏斗或针筒,控制加药品的速度.故答案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分液漏斗或针筒
(2)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药品状态或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或不要加热或常温.故答案为:药品状态或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或不要加热或常温
(3)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故答案为: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立即熄灭,则已满.
(4)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要用石灰水检验.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为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一种;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5)此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一个物理性质和一个化学性质,但是要注意热的气流向上走.故答案为:①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沿烧杯壁流到底部,下面的蜡烛首先接触到CO2,由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由下向上逐渐熄灭;②乙图的倾倒方式,没用玻璃片掩盖,直接倒在火焰的上方,由于蜡烛燃烧放热,使得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故CO2不能与蜡烛火焰接触而跑到空气去了.
(6)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会引起失火.故答案为:①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酒精灯倾斜可能会流出酒精,故会引起失火.②冷却.
点评:熟练记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固+液,不需加热;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到的仪器,以及其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和操作;还有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等;学会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实验问题.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药品的选择也与药品的状态和性质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举一反三
(4分)2010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首次使用环保“石头纸”制作的便笺和文件袋。“石头纸”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绿色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难溶性钙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石头纸”的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        的主要成分和“石头纸”的主要成分相同。
(2)装置A、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请说出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列举一例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           
B.家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物质类别属于盐
C.CO有毒,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CO中毒    
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贵港3)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浙江舟山,19题)CO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有科学家利用一种复杂的金属复合物研制出新型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
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
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