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可以改良酸性土壤,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是一种氮肥,F是一种白色沉淀,H是钡盐的溶液.“→”表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可以改良酸性土壤,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是一种氮肥,F是一种白色沉淀,H是钡盐的溶液.“→”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可以改良酸性土壤,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是一种氮肥,F是一种白色沉淀,H是钡盐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F______,G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3)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1)E是氮肥,H是钡盐溶液,F应该是常见的钡离子沉淀形成的硫酸钡,所以G是含有铵根离子的硫酸铵,才能与氢氧化钠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故:F是BaSO4;G是(NH42SO4
(2)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碳酸钙,根据B与I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是B与I交换成分生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因此B应该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氢氧化钙,则A是氧化钙,I是碳酸钠;
所以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B与I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1)BaSO4 (NH42SO4 (2)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3)Ca(OH)2+Na2CO3=CaCO3↓+2NaOH
举一反三
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硫酸、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情况如图所示:
(1)当氢氧化钡溶液体积为amL时,______(有/无)沉淀.
(2)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
(3)原混合溶液中,没有的物质是______,原因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有不合理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碳酸钠溶液和烧碱溶液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加稀盐酸
B氧气和氮气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
C黄金和黄铜加热后观察颜色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DNH4NO3固体和K2SO4固体加水观察现象灼烧观察现象
用六个圆表示A(硝酸银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钙溶液)、D(金属铜)、E(氧化铜)、F(二氧化碳)六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D、E、F三个圆画到图中A、B、C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名称和序号;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写出金属铜所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C常温下是气态,且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___.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小亮的观点正确.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