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答案
氢氧化钠容易潮解,然后会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得出的结论可以知道: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为:A中溶液变红,判断了氢氧化钠的存在,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判断了碳酸钠的存在;
(2)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据A中溶液变红来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
【实验设计】了确认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除去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为: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易潮解,而变硬;
(2)为了碳酸钠的干扰,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实验分析】(1)A中溶液变红,B中有气泡产生,C中溶液变浑浊;Na2CO3+2HCl═2NaCl+H2O+CO2↑;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不能证明原固体有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取少量结块固体于试管(或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或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结块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否则,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2)取碳酸钠固体将其溶解,观察是否有放热现象.
举一反三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下列装置是测定纯碱在该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法之一.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干燥管I、II及其干燥剂的总质量分别为W1、W2
③将称量好的纯碱样品mg放入广口瓶B中,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④在未连接干燥装置之前先通入空气几分钟,然后关闭开关a,再连接好干燥装置;
⑤从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⑥打开开关a,缓慢鼓入空气几分钟后,再称量干燥管I的质量为W.回答下列问题:
(1)最初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A、B、C中的空气,防止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
(2)若去掉干燥管II,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A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5)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6)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选择题中所给字______母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某不纯的硝酸钠中混有一种、两种或三种杂质,为了确定不纯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和Ⅱ是______.
(2)经分析,杂质成分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情况:(用化学式表示)
若含有一种杂质,则是______;
若含有两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
若有三种杂质,则可能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阅读资料】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研究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A中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
(3)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品的定量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中常混有未完全反应的钙(其余可能的杂质忽略不计).样品纯度的测定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按图2(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连接仪器
②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读取量气管液面所在的刻度数据为10.0ml.
③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到A端的水全部与B端的样品混合.
④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再次读取量气管液面所在刻度数据为110.0ml.
回答下列问题:
(4)如何判断样品与水完全反应:.
(5)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ml.
(6)已知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求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草酸(H2C2O4)受热会分解,它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
甲、乙两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CO2和H2;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2、CO和H2O;
第三种:草酸分解:H2C2O4→CO2↑+H2O(未配平);
有同学从理论上就可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老师也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该同学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2)设计与实验:
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①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 不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
②乙同学的B装置图方框内的仪器未画完整,请你帮他画完整(直接画在图上或答题卡上).
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烧杯,有白色固体生成,证明产物中有______;换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现象,证明产物中无H2
(3)结论与思考:
①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省略B装置方框内的仪器,整套装置也能证明产物中有CO2(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方法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