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NH4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
.
Na2CO3+H2O+CO2↑;NH4HCO3
.
NH3↑+H2O+CO2↑.
②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按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答案
举一反三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K1,打开K2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
打开K1,关闭K2.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
______
有二氧化碳生成,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打开K2,关闭K1.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有氨气生成.
继续充分加热.试管中仍有固体
(1)②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根据加热后有氨气生成,说明含有碳酸氢铵,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说明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后能生成碳酸钠固体;
实验II: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1)D中碱石灰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D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增加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也除去了氨气;
(2)要测氨气的质量,先通入D中碱石灰,将水、二氧化碳除去,再通入C浓硫酸吸收氨气,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氨气的质量,装置E是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C装置;故连接顺序为
A、B、D、C、E(或B、D、C、E)
【反思与评价】E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如果没有E装置,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实验I:(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实验II:(1)D②除去水蒸气和氨气
(2)A、B、D、C、E(或B、D、C、E)
【反思与评价】偏大
小西在老师的实验桌上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瓶塞未盖上,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是氢氧化钙中的一种.
(1)小西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
(2)小西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
(3)通过实验,确定瓶中物质后,小西还判断出瓶中所装的溶液可能变质了,该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围绕此瓶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西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西所加的试剂是______
②欲证明变质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情况,请你帮助小西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
______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溶液中尚存氢氧化钠②:向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试液______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民间流传: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菠菜豆腐是否不能同食”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②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草酸钙(CaC2O4)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能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探究一:菠菜中部分成分分析

(1)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______.
(2)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用HAC表示,写出步骤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沉淀A、B的质量关系为:m(A)______m(B)(填“>”、“<”或“=”).
(3)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由此可见菠菜豆腐不能同食.以下饮食观点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禁吃菠菜;B.高钙牛奶可与菠菜同食;C.菠菜烹饪时可用开水烫,可降低草酸盐含量
探究二:某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热分解研究
按如图装置将草酸钙晶体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探究(假设装置中各试剂均足量)

(4)①反应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②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______,C、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E中CuO变红,说明产物还有______和______,经检验A中残留固体为氧化物.
③对上述装置从环保角度提一个改进建议______.
(5)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
①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计算CaC2O4•xH2O中的x═______(写出计算过程,Ca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8).
③残留固体为CaC2O4时的温度范围______,写出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
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此气体是______,原假设成立.

[讨论]若要制取该气体,应从图中选择发生反应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高锰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课本上有一个“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课本实验步骤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晶体粒径大约为1--3毫米),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Vmm3
②将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有10毫升水的试管1中;
③从试管1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毫升水的试管2中(第一次稀释);
④从试管2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毫升水的试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次;
特别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此时10毫升溶液中有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该数据可作为本实验的估算比较标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取1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筒读数,则所取溶液体积______1毫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的是______.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
(3)要提高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哪两种改进方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
A.在一支试管中加人蒸馏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
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2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18毫升水的试管中
C.将高锰酸钾晶体放人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面变化,测量其体积
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
(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______mm3;(用式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