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夜,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夜,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

题型:右江区模拟难度:来源: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夜,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 溶夜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 溶夜的pH,pH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 加入该NaOH 溶夜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2SO4 与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过量.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 与NaOH 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2SO4 与NaOH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稀H2SO4 与NaOH 溶液进行实验验证,具体操作是______.
(3)方案二:利用酸碱指示剂.回忆课堂上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依照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①请你依据如图所示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魔方格

表1 探究实验
答案
解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向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b.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
a.溶液颜色______;
b.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
颜色恰好变成______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硫酸过量
(1)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硫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当混合后,测定其pH小于7时,说明溶液显酸性,即硫酸有剩余,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硫酸,生成物是硫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2NaOH+H2SO4=Na2SO4+2H2O;
(2)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在反应前后通过用温度计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3)向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所以滴入酚酞后的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红色(酚酞遇碱变红).第二步是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会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碱被慢慢消耗,从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的是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钠和水,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对于硫酸是否过量的判断实际上是判断溶液中是否依然显酸性
方案一是错误的,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硫酸过量,因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方案二也是错误的,如果硫酸过量,酚酞试液也是无色的,所以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三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H2SO4;2NaOH+H2SO4=Na2SO4+2H2O;(2)放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差;(3)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向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b.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
a.溶液颜色 变红色;
b.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
颜色恰好变成 无色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中的 复分解反应反应.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烧碱和纯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盛放烧碱的试剂瓶.(如图)
(1)你认为这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其后果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
(2)围绕这瓶NaOH是否变质,小明和同伴在实验室展开了探究活动.小明取了少量药品于试管中,加水使其溶解,然后向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小明所加的试剂是______;你认为,要证明NaOH已经变质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欲通过实验证明变质的药品中是否还有NaOH存在,该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之后,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aOH.
(4)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保存.魔方格
有一均匀的粒状的镁、铝合金,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测定合金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及反应前后合金质量的变化,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在烧杯中加入______,在球形管中加入______,在广口瓶中加入______.提供试剂:
A、蒸馏水   B、稀硝酸   C、稀硫酸   D、镁、铝合金
(2)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如下:
a、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b、向烧杯和广口瓶中加试剂   c、取出球形管   d、向球形管中加入试剂,置于烧杯中.
请将实验过程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列:______.
(3)若合金的质量实验前为m1g,反应后的质量为m2g,量筒中接受的液体的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
A、反应前烧杯的试剂的体积         B、反应前烧杯中试剂的浓度
C、实验前广口中试剂瓶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魔方格
一元的硬币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人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人提出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小明在实验柜里取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已脱落无色溶液,这是一瓶什么溶液呢?小明于是想探究这瓶溶液的成分,其步骤如下:①他闻了一下溶液的气味,发现是无味的;②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③再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据以上现象你确定这瓶溶液是______  溶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小林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红色变浅,最终退去.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方案2、先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生成了氯化钠,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1)请判断上述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并说明原因.______.
(2)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确反应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