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均匀的粒状的镁、铝合金,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测定合金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及反应前后合金质量的变化,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均匀的粒状的镁、铝合金,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测定合金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及反应前后合金质量的变化,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一均匀的粒状的镁、铝合金,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测定合金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及反应前后合金质量的变化,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在烧杯中加入______,在球形管中加入______,在广口瓶中加入______.提供试剂:
A、蒸馏水   B、稀硝酸   C、稀硫酸   D、镁、铝合金
(2)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如下:
a、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b、向烧杯和广口瓶中加试剂   c、取出球形管   d、向球形管中加入试剂,置于烧杯中.
请将实验过程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列:______.
(3)若合金的质量实验前为m1g,反应后的质量为m2g,量筒中接受的液体的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
A、反应前烧杯的试剂的体积         B、反应前烧杯中试剂的浓度
C、实验前广口中试剂瓶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魔方格
答案
(1)镁、铝排在氢前,都可以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不能产生氢气,实验时,可将镁、铝合金放在球形管中,稀硫酸放在烧杯中,要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可以使用排水法,所以在广口瓶中放入水;
故答案为:C,D,A;
(2)进行实验时,为防止生成的氢气散逸造成结果不准确,首先向烧杯和广口瓶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蒸馏水,然后再向球形管中加入合金,置于烧杯中,使反应进行,反应完毕,取出球形管,读出读数即可;
故答案为:bdca;
(3)要求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可以根据消耗的合金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所以知道了氢气的体积,要求氢气的质量,还需要知道氢气的密度;
故选D.
举一反三
一元的硬币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人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人提出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在实验柜里取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已脱落无色溶液,这是一瓶什么溶液呢?小明于是想探究这瓶溶液的成分,其步骤如下:①他闻了一下溶液的气味,发现是无味的;②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③再取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据以上现象你确定这瓶溶液是______  溶液,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小林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红色变浅,最终退去.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方案2、先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生成了氯化钠,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1)请判断上述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并说明原因.______.
(2)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确反应了.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确定这种气体为氯气(Cl2).氯气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密度的2.5倍,能溶于水,氯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金属、碱等发生化学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NaClO).
(1)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补充完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  
.
 
2H2O+______+Cl2↑.
(2)小明用上述反应制取氯气,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请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
(3)如果需要获得干燥的氯气,可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填写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魔方格

(4)如右图所示,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B.发现瓶A中的红纸没有变化,而瓶B中的红纸退色了.据此,你能获得什么结论?
你能推断使红纸退色的物质可能是______;理由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媒体透露,顾客反映:某连锁餐饮业“某某豆浆”所提供的油条有氨气的异味.经记者采访,店方承认是用碳酸氢铵和水配成溶液发的面,使油条膨松.以下是记者与“某某豆浆”品控部经理的对话:
记者:“为什么油条有氨气的气味?”
经理:“我们对油条中的碳酸氢铵是定量化标准,对各门店的油条制作采取规范化标准.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因为今天的厨师是生手.”
对稍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经理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由以上信息回答:
(1)请把经理所说的话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写出来.
(2)你可得出碳酸氢铵怎样的化学性质?
(3)传统膨松剂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