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5%”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

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5%”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

题型:柳州难度:来源:
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Na2CO3含量≧95%”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挥发,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写出上图仪器A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
(2)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组装排列为(填编号)______.请说出你选择或排列装置的一点理由______.
(3)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要较准确地计算“Na2CO3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
(4)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______
(5)若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实验过程中看到丙装置出现的气泡比丁少得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魔方格
答案
(1)仪器A是试管,其常见用途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要测定碳酸钠样品的纯度,需将碳酸钠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而与稀硫酸反应,故选乙装置,固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要先通过干燥剂洗去,故应先通过丁装置除去水蒸汽,然后通过丙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3)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丙装置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增重的质量即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4)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浓硫酸又不能吸收氯化氢,则氯化氢气体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
(5)丁装置中产生的气泡多比丙装置的多,说明气体并没有全部从丁装置到丙装置,因此可能原因是丁装置漏气.
故答案为: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1分)
(2)乙、丁、丙((2分),顺序错一个都不给分)
由于是固体碳酸钠与液体稀硫酸反应,所以应选乙装置.(1分),填“由于乙装置出来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汽,所以要先通过丁装置除去水蒸汽”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3)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2分),写“实验前后丁装置的质量”不给分)
(4)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2分)
(5)丁装置可能漏气.(2分),写“丙和丁装置之间连接的橡皮管漏气”也给分,但写其他装置可能漏气不给分)
举一反三
小王用实验室中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无气味的浓溶液A进行探究实验.下列是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的记录:
(1)取适量A于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有大量无色无味气泡冒出.过一段时间后,将生成的气体导出用火去点,气体参燃烧.再用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不变浑浊.
(2)取适量A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无明显变化.再滴加碳酸钠溶液,有大量无色无味气泡冒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取适量A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有沉淀生成.
(4)取适量A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小王将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的记录拿去请教化学老师.老师经过实验后告诉小王:“你所用的试剂标签正确,试剂没有变质,试管是干净的.你记录的现象也没有错,但有不完善的地方.溶液A中只有一种溶质且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中的溶质、溶剂与铝反应只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初中化学中接触过的单质.”小王经过推理得出了溶液A的成分.
请你推理后写出:
(1)A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步骤②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
(3)A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王记录的实验现象不完善之处______.
题型:柳州难度:| 查看答案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图Ⅰ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已知:NH3非常容易溶于水,氧化铝易溶于NaOH溶液.
魔方格

(1)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2)本试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______(填选项的标号).
A  酒精       B  植物油
(4)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6)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氨气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Al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每22.4L氨气质量为17g).
(7)有人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填入“可行”、“不可行”).原因是______,改进的方法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了一块白色固体.请你猜想它的可能组成,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猜想(假设)实验方法(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小强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未盖瓶盖的氢氧化钠.小强怀疑该药品变质了,想通过实验验证,请你参与小强的探究活动.(提示: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假设:
①氢氧化钠固体未变质;
②______;
③氢氧化钠固体全部变质.
设计实验:
(1)小强取适量的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
(2)取适量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所得白色沉淀是______.
(3)向滤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结论:
(1)若滤液变红色,则______正确(填“假设①、②、③,下同)
(2)若滤液不变色,则______正确,理由是______.
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______,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