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冷水应从__进__出。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冷水应从__进__出。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冷水应从__进__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_______(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____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实验药品】: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大理石、CaCl2、CaO、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NaHCO3与Ca(OH)2发生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_______________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C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过量的CO2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____      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__________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应用】: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冷凝管;B;A;
②左盘;大;
③锥形瓶;催化作用;不能;
(2)①大理石与稀盐酸;
②除去混入的氯化氢气体;
③CaCl2;有沉淀生成;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Na2CO3+CO2+H2O=2NaHCO3;K2CO3+CO2+H2O=2KHCO3

举一反三

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Ⅰ【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
Ⅱ【探索发现】(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的微观示意图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
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_______。
Ⅲ【总结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及其性质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HCl+AgNO3=AgCl ↓+HNO3,AgCl 是一种白色沉淀,这个反应在化学上用于检验和鉴别。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设计】(略)。
Ⅰ【探究实验】
1. 先将黄铜在热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再放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称取质量为ag 。
2. 将ag 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3. 将小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_____________( 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4. 称取固体的质量为bg 。
5. 计算出黄铜中锌和铜的质量分数。
Ⅱ【反思与评价】 在步骤1 中,若试样用蒸馏水洗涤之后,不干燥,则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Ⅲ【拓展探究】
1. 重复【探究实验】步骤1 。
2. 将ag 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 )锌和硝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只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②溶质为______________ 。
(3 )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用B、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2)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 _________ 瓶中是充满了空气,另一个是 _________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表格中的空格

③探究结论:酸雨的pH值 _________ 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填>、<或=);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 _________ 做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④反思与评价: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⑴【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⑵【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____
⑶【作出猜想】①可能是 _________ 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
⑷【设计并实验】①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____ .②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⑸【拓展与应用】请你选择与小强不同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 _________ 溶液.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1)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_________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或“碱”)性.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3)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_________、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4)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_________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5)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_________ 正确;
(6)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 _________ 正确;
(7)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 _________ 、 _________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
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
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8)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段:_________;CD段:_________
(9)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____
(10)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