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和B的成分

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和B的成分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来源:
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和B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1)固体C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补钙产品,则固体C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和名称均可,下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液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白色粉末B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写出滤液1与液体A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们分析发现:假设溶液A滴加适量,若滤液2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____________;若滤液2中含有两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CO ;CaCO3 +2HCl ==CaCl2+H2O+CO2↑    
(2)Na2CO3   ; CaCO3  ;Na2CO3 + Ca(OH)2==CaCO3 ↓+ 2NaOH
(3)NaOH   ; NaCl
举一反三
将氯气用导管通入较浓的NaOH和H2O2的混合液中,在导管口与混合液的接触处有闪烁的红光出现.这是因为通气后混合液中产生的ClO被H2O2还原,发生激烈反应,产生能量较高的氧分子,他立即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将多余的能量以红光放出.    进行此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导管如下图.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制取氯气,组装氯气发生器时,应选用的仪器及导管(填写图中编号)是 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气体流经的各仪器及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_________
(3)仪器①的橡皮塞上应有个孔,原因是 _________
(4)实验时,仪器①中除观察到红光外还有 _________ 现象.
(5)实验需用约10%H2O2溶液100毫升,现用市售30%(密度近似为1g/cm3)H2O2来配制,其具体配制方法是 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煤炉燃烧正旺时,蜂窝煤的每个小孔中都会有一个蓝色的火苗在跳动,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
(1)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小红上网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碳与红热的碳反应也会产生一氧化碳。小红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A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H中氧化铁被冶炼成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④F和I中盛有的药品完全 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物质。调查研究: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芳同学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 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_____________。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反思:“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小芳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以验证所学物质的性质。
(1)若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紫色的石蕊试液,将A、B中液体分别滴入烧杯①、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若A中盛有稀盐酸,烧杯①中盛有固体氢氧化钠,将A中的稀盐酸滴入烧杯①,观察到气球变瘪,则证明反应发生了。有的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若将集气瓶中充满CO2,先将B中盛放的NaOH溶液滴入烧杯②中少量,会看到气球微微变鼓;再将A中的液体滴入烧杯①。请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题型:北京市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同学们对生成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用实验的方法对生成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H2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铁。
【实验过程】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观察到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又知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E中石灰水变浑浊了,并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了结论。
【得出结论】同学认为猜想正确,请写出草酸分解的方程式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的 同学认为草酸分解不一定生成CO。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     原因是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应在装置A、B之间增加检验水蒸气的装置    
②应在装置E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③可将装置C换成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可在装置C、D之间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题型:北京市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