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选择“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金属丝和足量稀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1)写出铝丝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某同学选择“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金属丝和足量稀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1)写出铝丝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某同学选择“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金属丝和足量稀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1)写出铝丝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
(2) 如果实验②中反应温度改为25℃,请推出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3) 对比试验①和②可知,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 _________ 有关,对比试验 _________ _________ 可知,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还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4)通过对表中①至④的数据分析还有另外一种因素对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也有影响,其影响情况为 _________
(5)对比实验③和⑤,某同学认为发现问题,为什么铝丝易与稀盐酸反应而难与稀硫酸反应.他大胆提出假设 _________
答案
(1)2Al+6HCl==2AlCl3+3H2
(2)65s﹣240s
(3)酸的质量分数;③;④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反应的温度有关,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5)硫酸根离子对金属和酸反应有阻碍作用(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_________
(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对比这两个反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
(3)H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学利用图A装置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先通入H2,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至试管冷却.可观察到黑色CuO变成红色.
②明明同学利用图B装置也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片刻可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对比A、B两套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
③在明明同学的实验中,当铜丝表明生成CuO后,若继续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炽热状态时,则与H2反应较快;若只加热至红热状态时,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现现象.对比这两种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
(4)在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的实验中,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乙方案:2CuO+O22CuO,CuO+H2SO4==CuSO4+2H2O
①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80g硫酸铜,甲方案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请计算乙方案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
②通过对比这两种实验方案及计算结果,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案更好? _________ ;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
(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学问题时,除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恰当的实验装置外,还应考虑 _________ 等因素.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玙在火腿肠的包装袋中发现了一小包“脱氧剂”,为了探究其成分,他从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打开封口,将袋中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红色粉末是什么?
【收集资料】脱氧剂的形态有粉末状,颗粒状等,铁系脱氧剂是以铁粉为主,活性炭及少量氯化钠等为辅的化学成分,使用一段时间后,Fe粉会与空气中 _________ 反应而发生变质.
【提出猜想】A.红色粉末可能是铜;B.红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铁;C.红色粉末可能是铜和氧化铁.你认为猜想 _________ 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_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用磁铁充分接触滤纸上的脱氧剂粉末,磁铁吸了部分黑色粉末;
(2)往磁铁吸后的部分剩余物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待反应后过滤不溶物,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应用与扩展】铁系脱氧剂是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吸收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由于铁氧化会放热,所以铁系脱氧剂还可做“取暖片”中发热剂,推测脱氧剂和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据难溶于水.难溶碱受热后能分解生成水和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2)镁和氢氧化镁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和氢氧化铝均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H)3+NaOH==NaAlO2+2H2O
【方案设计】他们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三:铝镁合金溶液称量灼烧产物
【方案评价】(1)三个方案是否均可行,如有不可行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愿意采用何种方案?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设计】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的两个实验装置.
你认为选择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
【交流讨论】(3)小组成员实验后,通过交流讨论普遍认为上述三个实验方案均存在操作不够简便或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于是按照上述形式重新设计了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新方案的设计(在→上方填写相应的试剂和操作):_________
小组成员按照新的测定方案,取20g铝镁合金,研成金属粉末后,把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加NaOH溶液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g16.5n9.5…
(4)小组成员将铝镁合金研成金属粉末的目的是 _________
(5)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_________
(6)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7)列式计算: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过程:_________ 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图装置,用该装置对粗锌样品进行实验.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 _________
(2)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水瓶、铜网、铜丝、饮料瓶、粗锌、稀盐酸、碱石灰(CaO与NaOH的混合物).
(3)实验步骤:
(4)问题探究:(说明:不考虑空气中CO2、和H2O对实验的影响)
①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 ,若去掉碱石灰,则所测定的粗锌纯度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②若只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③若将图中药水瓶改成直导管、粗锌换成纯锌,用原方案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则结果 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提出猜想:
(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该实验中,小明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操作?是_________.小华根据小明的实验认定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
(2)小华根据资料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猜想,请结合所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_________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_
得出结论:黑色粉末A是铁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
(3)小华想测定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8g黑色粉末A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7.8g,则该黑色粉末A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