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的时候,看到一试剂瓶(如下图所示)。于是他猜想:乙醇含有“氢氧根”,所以它的水溶液应该显碱性。在老师的鼓励下,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

某同学在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的时候,看到一试剂瓶(如下图所示)。于是他猜想:乙醇含有“氢氧根”,所以它的水溶液应该显碱性。在老师的鼓励下,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某同学在实验室帮助老师准备实验的时候,看到一试剂瓶(如下图所示)。于是他猜想:乙醇含有“氢氧根”,所以它的水溶液应该显碱性。在老师的鼓励下,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了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你填写下表:

答案
举一反三
牙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通常由磨擦剂、发泡剂、粘合剂等组成。磨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约占牙膏质量的一半以上。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磨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根据碳酸钙的性质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均溶于水):
方案一:将一定量的牙膏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X、洗涤、干燥等操作,称量出不溶物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用图1所示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锥形瓶中液面高度变化忽略不计),利用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三:用图2所示装置,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测量相关数据,推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图1图2老师针对三种方案提供了所需的仪器用品,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操作规范、计算无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操作X是___________,按照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来得及完成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中实验结果偏低,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中实验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含镁3%一5%的镁铝合金是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现有一块质量为Wg的镁铝合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已知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2)和H2,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A1(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利用镁铝与酸、铝与碱、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来测定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研究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1: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L;
方案2:镁铝合金与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1g;
方案3: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溶液反应后再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W2g。
【问题讨论】请你参与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利用上图所示实验装置,按照方案1进行了实验。
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中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若按方案2进行实验,测得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方案3中“过滤”得到的沉淀是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又设计了与上述方案原理不同的方案4,也能测得镁的质量分数。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方案4:镁铝合金与__________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L。
【方案评价】(5)在实验方案1-4中,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同一事物,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小东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U型管左侧封闭有5体积空气);闭全电源开头,红磷着火燃烧。冷却至室温,调节U型管右侧使两侧水面相平,此时左侧水面处于大约刻度1体积处。上述实验可推知的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2)氮气不支持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东在实验前后分别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他实验后可推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结论外,我还推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CO2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当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时,能够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50mL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一边搅拌,一边慢慢滴入澄清石灰水至溶液变为浅红色。用2支50mL注射器分别吸取10mL浅红色溶液,一支在学校操场上实验,一支在门窗紧闭的教室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用已吸取溶液的注射器抽取空气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1分钟,然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没有排出溶液),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次数(见下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表:
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1%,就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因此,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要注意开窗通风。
③在上述实验中,振荡注射器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器内溶液始终不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
A. 溶液中未发生反应 B. 溶液中没有难溶物生成
C. 生成的难溶物太少,溶液未达饱和 D. 溶液变浑浊的同时,沉淀又溶解了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