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事物,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小东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U型管左侧封闭有5体积空气);闭全电源开头,红磷着火燃烧。冷却至室温,调节U型管右侧使两侧水面相平

同一事物,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小东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U型管左侧封闭有5体积空气);闭全电源开头,红磷着火燃烧。冷却至室温,调节U型管右侧使两侧水面相平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同一事物,不同角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小东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U型管左侧封闭有5体积空气);闭全电源开头,红磷着火燃烧。冷却至室温,调节U型管右侧使两侧水面相平,此时左侧水面处于大约刻度1体积处。上述实验可推知的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2)氮气不支持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东在实验前后分别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他实验后可推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结论外,我还推出如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1/5(20%)
(2)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
(4)氧气能支持燃烧(或“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或“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等。此为开放性试题,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举一反三
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CO2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当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时,能够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50mL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一边搅拌,一边慢慢滴入澄清石灰水至溶液变为浅红色。用2支50mL注射器分别吸取10mL浅红色溶液,一支在学校操场上实验,一支在门窗紧闭的教室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用已吸取溶液的注射器抽取空气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1分钟,然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没有排出溶液),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次数(见下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表:
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1%,就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因此,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要注意开窗通风。
③在上述实验中,振荡注射器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器内溶液始终不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标号)。
A. 溶液中未发生反应 B. 溶液中没有难溶物生成
C. 生成的难溶物太少,溶液未达饱和 D. 溶液变浑浊的同时,沉淀又溶解了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__________。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甲、乙两种废水。甲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和硫酸镁;乙废水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其他成分含量很少,可忽略)。为了研究废水处理方案,某活动小组取来一定量该工厂的甲、乙两种废水,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实验。要求不外加其他试剂,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并回收得到硫酸镁固体。写出实验步骤。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每天一个苹果,让你远离疾病”。因此,苹果广受人们喜爱,尤其是老年人常榨汁食用。
(1)猜想:苹果汁可能显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苹果汁(无色透明)、蒸馏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pH试纸。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现象。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生活中可用于自来水的***:菌消毒。
资料: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叫氯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漂白);氯气还能与氢氧化钠在水中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1)实验室里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小民为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HCl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打开止水夹,通氯气一段时间,发现A中布条没有褪色,B中布条褪色。
①该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氯气,请在虚线框内画出集气装置。
②你认为小民设计的方案能够达到目的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补充实验帮助小民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