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该气体_______,观察现象。
答案
(1)袋内是什么气体?(回答合理即可)
(2)通入澄清石灰水(回答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A、B、C和 “>”、“<”、“=”表示)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型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是: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上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巳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⑵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______(填“能”或“不能”) 。
⑶若不改变温度,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检查上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
⑷经换算,该实验获得的氢气质量为0.0020g,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⑸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资料显示,我国内陆盐湖(下图)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约1000年。盐湖中含有Cl-、HCO3-、Na+、K+、Mg2+、Ca2+等,水下有五彩缤纷的结晶盐(含NaCl等物质)。
(1)写出由Mg2+和HCO3-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湖水是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其溶剂是_______。
(3)某同学取回一瓶湖水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湖水中有未溶解的固体,他采用_________(填一种操作名称)来分离未溶解的固体,以得到澄清的湖水。
【实验二】取适量【实验一】处理后的液体,并加入____________,判定湖水是硬水,说明含有较多的Mg2+、Ca2+
【实验三】另取少量【实验一】处理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做如下实验。
【实验评价】你认为【实验三】的结论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对市售“管道通”(排水管专用清洁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产生兴趣,探究过程如下:
成分:苛性钠、碳酸钠、铝粒、催化剂。
特点:使用时,“管道通”样品倒入排水口,加水,瞬间释放高效泡沫,能溶解油脂、毛发、茶叶等,确保管道畅通。
注意事项:使用时不能碰明火,禁止与皮肤接触。
【提出问题】高效泡沫中含有什么气体?为什么使用时不能碰明火?
【猜想】含有氢气。
(1)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X==2NaAlO2+3H2↑,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取“管道通”样品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
(3)“注意事项”中,“禁止与皮肤接触”是因为“管道通”成分中的________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能碰明火”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