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三同学为了

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三同学为了

题型:湖北省竞赛题难度:来源:
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三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物质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正确,其理由是:                                。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乙;因为铁是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尤其是铁粉颗粒小,常温下更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而生锈。
(2)
(合理即可)
(3) Fe2O3 + 3H2SO4===Fe2(SO4)3+3H2O
Fe2(SO4)3 + 6NaOH===2Fe (OH)3↓+3Na2SO4
举一反三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3)【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4)【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5)【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1)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如下图: 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3)装置A的作用是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④再打开弹簧夹,               
⑤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             (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NaN3纯度测定】精确称量0.140g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 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1-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1-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OH-===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知识升华】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1)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2)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猜想2不成立
                            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