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着重进行后续实验,请你参与其中.(1)他们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着重进行后续实验,请你参与其中.(1)他们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题型:顺德区模拟难度:来源: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着重进行后续实验,请你参与其中.
(1)他们把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请你用原子的观点帮他们解释“守恒”的原因:______.
(2)充分反应后,他们把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把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质量比加入的铁粉质量大,原因是:反应溶解的铁的质量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该实验除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外,还能得出金属铁的活动性比铜的活动性______(“弱”或“强”).
(3)若想继续探究铁粉是否完全反应,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答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2)得到的滤渣中滴入
______,观察现象.
______铁粉有剩余
(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其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即铁被铜所替代,而它们在和硫酸根结合时都是正二价的离子,根据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可以判断滤渣质量增加了;
(3)验证铁是否完全反应可以根据铁能够跟盐酸或是硫酸反应生成气体,而铜不能的原理来检验;
故答案为:(1)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2)小于;强;
(3)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2)得到的滤渣中滴入
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浅绿色.铁粉有剩余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m______n(填“<”或“>”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了yg.x和y的关系为:x______y
(填“<”或“>”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与b的关系为:a______b(填“<”或“>”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______,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
点燃
.
C+2MgO ②3Mg+N2
点燃
.
Mg3N2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______(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学生甲:在一只试管中装入少量红磷,将其置于一烧杯中,称量,并记录数据;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点燃红磷,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
学生乙:把装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再把小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
学生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所进行的实验,有错误的是______同学,改进的方法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学生丙所进行的实验,反应前后天平能平衡吗?
答:______[答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3)若学生丙在实验前称量包括反应容器在内的各物质总质量为135g,请你完成下表以表示他在称量时使用砝码的情况(添加用“↓”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用“↑”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砝码100g50g20g20g10g5g
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在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甲乙两同学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点燃蜡烛,过一会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向左偏、向右偏)因此他得出结论: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思考后,进行了改进,他将蜡烛放于一密闭、干燥、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放于天平上调节平衡,并设法点燃蜡烛,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天平仍然平衡,他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甲同学得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乙同学从实验上证实蜡烛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他的解释是______.
(4)乙同学通过仔细观察.还观察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______,他根据该现象得出蜡烛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该同学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最后还得出蜡烛的组成中还一定含碳元素.他进行的实验是______.他得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碳、氢元素结论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5)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请你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原理灭火的一个具体事例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