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1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2)环保问题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

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1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2)环保问题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常生活离不开化学.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如图1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2)环保问题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______.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2所示)火柴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__,原因是______.
(4)“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的重要能源.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
(5)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依据酸所具有的性质,判断酸雨对下列物品有损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理石塑像B.铝制门窗C.钢铁结构大桥D.花草树木.
答案
(1)大豆中富含有蛋白质;
(2)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A错;
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B错;
C、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C正确.
D、鼓励购买清洁能源汽车会减少PM2.5污染,故D正确.
(3)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的温度上升的慢,不容易达到着火点,因此不容易持续燃烧;火柴头斜向下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而继续燃烧.故填:火柴头斜向下;火柴头向下时,火焰不断加热火柴梗,使其达到着火点而继续燃烧;
(4)甲烷的化学式是CH4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故答案为:酸雨能对大理石塑像、铝制门窗、钢铁结构大桥、花草树木造成伤害,故选ABCD.
故答案为:(1)C;(2)CD;(3)向下斜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燃烧;(4)CH4;(5)SO2;ABCD.
举一反三
每逢中秋,家人团聚,餐桌上少不了哈尔滨的特产“老鼎丰”月饼,食用后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农业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常施加钾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长期施用硫酸钾可能导致土壤______,需要用______改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无机盐B.蛋白质C.水D.纤维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这里的“铁”、“钙”是指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B.分子 C.元素D.单质
②人体缺“铁”,会导致______病症;
③紫薯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
④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从“低碳”的角度分析,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在氢气、煤、石油中,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
②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检验吸收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断结果正确的是(  )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
D.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