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4分)
(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2分)
(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2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答案
(1)《论语》、孔子、仁和礼。
(2)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写出二者即可)。
(3)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4)儒家学派。
解析

试题分析:(1) 《论语》,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概括为仁和礼。
(2)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教育方面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提倡因才施教,有教无类。提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治学态度和方法。
(3)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主张实行“仁政”,轻徭薄赋,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
(4)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同学们来说并不是很陌生,根据课文所学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就可以作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治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举一反三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思想主张是(    )
A.“兼爱”“非攻”
B.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林木不可胜用也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时期鲁国人
B.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他把自己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D.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表演“诸子百家”短剧时,某同学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集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等。这是当时哪家学派的思想(   )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张仪D.苏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5月,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欲将“中国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
A.孔子B.老子C.孟子D.屈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