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A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
A.李冰B.屈原C.大禹D.祖冲之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灌溉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举一反三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 
A.石制工具B.木制工具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扬州有“宝应县”,这一县制在我国最早从什么时期开始?
A.秦朝B.元朝C.战国D.西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9分) 改革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
材料三:打破疆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1分)体现了本次改革中哪些具体措施(2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共同作用?(1分)它们得以最终成功的共同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1分)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所在国起了怎样的重大作用?(1分)对亚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结合所学与上述事件谈谈你对改革的感悟与认识。(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