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一项战国时期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考验后,又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安然无恙。该水利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一项战国时期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考验后,又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安然无恙。该水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一项战国时期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考验后,又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安然无恙。该水利工程是(   )
A.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B.李冰主持修建的灵渠  
C.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D.郑国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这项水利工程是在战国时期修建的,地点是四川。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灵渠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秦始皇修建。A、B可以
排除。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防洪水利工程,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以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既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又体现学科特点,这是近来来考试命题的重要趋势。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2分)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
(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3)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2分)
(4)这次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每条线1分,共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水利的兴修B.选种和施肥技术的推广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开始于( )。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