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如图,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3分) 
(2)材料二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2分)
(3)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8分)
(4)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分)
答案
(1)商鞅、秦国(3分)
(2)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2分)
(3)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5分)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
(4)强国先富民(2分)
解析
材料一中“卫鞅”指商鞅,“孝公”指秦国国君秦孝公。材料二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诗中的“强国先富民”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举一反三
顺藤摸瓜。藤是指①变法 ②秦国 ③立木为信 ④五马分尸 那么瓜是指(      )
A.李俚B.吴起C.管仲D.商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得到爵位和田宅,最好的方法是(      )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如果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你应该到(      )
A.浙江绍兴B.湖北随县C.四川成都D.河南洛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器的使用B.青铜农具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水利工程的修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2: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孝公曰:“善。”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2中的“孝公”是指        。(1分)
(2)材料1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其变法还有哪些内容?(1+2,3分)
(3)商鞅是从哪一年开始变法的?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1,2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什么重大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