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政治上迁都洛阳,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出自历史上哪次改革?(2分)进行改革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4分)这次改革有何影响?(3分)
(3)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请任意写出一点。(2分)
答案
(1)商鞅变法。(2分)作用:为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基础。(3分)
(2)孝文帝改革。(2分)鲜卑族建立的北魏。(4分)影响:巩固了政权,加速了民族融合。(3分)
(3)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都取得了成功;都使本国进入封建社会等。(写对一点即可得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材料一叙述的是商鞅变法,然后根据课本答出其历史意义即可。(2)材料二涉及的是鲜卑族的孝文帝改革,然后答出其历史影响。(3)要求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对两次改革找到其相同点叙述即可,如社会性质的转变等角度均可。
举一反三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影响巨大。位于岷江中游的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大运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原姓氏
新姓氏
拓拔

丘穆陵

步六孤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根据你的判断,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有什么活动?其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
(3)材料二是谁改革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措施?
(4)这两次改革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5)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1)上述图片在哪一时期得到推广使用?(2分)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3分)举一事例说明所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开机之家,谓 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描述的经济现象被称作什么?(3分)其性质如何?(2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结合下表回答中外思想家关于人本思想的表述:
人物
思想(高度概括)
孔子
 
文艺复兴的巨匠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他主持修建的(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的见证,该工程始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列举中外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律文献各一例。
(4)“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体现,举出古代促进世界各民族间和平往来,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谐发展的事例(中外各举一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铁农具的使用,推动了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秦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