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的典故出自A.越王勾践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春秋争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在上古时期鼎亦是刑具,用于烹人,即释义统治者的生***大权。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或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2分) (2)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3)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4分) (4)“霸诸侯”的标志是什么?(2分) (5)当时称霸的诸侯,请再列举三位(3分)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①齐国 ②晋国 ③秦国 ④宋国 ⑤楚国 |
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这场战役是(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