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三:

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春秋五霸”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三:春秋争霸战争中“争地以战,***人盈野;争城以战,***人盈城”,孟子说:“春秋无义战。”……经过争霸战争,所谓周初八百国,到春秋中叶以后,就只存几十个诸侯国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的直接后果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的。(2分)
答案
(1)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2分)
(2)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②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的优越条件。③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3分,每一点1分)
(3)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掠夺土地、人口、财富的私欲,获得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2分)
解析
(1)根据材料就可以看出周天子权利衰退落后,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2)本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材料而的管仲改革,可以得出原因如下:管仲改革、地理位置的经济基础和成功的外交活动等。(3)本问是考查春秋战争的目的,既然是无义的则是大规模政权,掠夺的战争。
举一反三
“卧薪尝胆”的国君是:
A.秦穆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吴王夫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的最主要的政治特点是:
A.王权衰落B.诸侯争霸
C.民族融合D.大一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三个春秋战国时期成语无关的人物是:
A.晋文公B.赵括C.齐桓公D.孙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合纵连横之争中涌现的纵横家中,说动五国合纵联合攻秦的是:
A.张仪B.孙膑C.苏秦D.田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