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随着社会的渐趋和平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盛世”。
材料二

(1)你认为盛世有哪些指标?(2分)
(2)请写出隋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3分)
(3)从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
(4)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4分)
答案

(1)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两点即可得2分)
(2)开皇之治(1分),贞观之治(1分),开元盛世(1分)
(3)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
启示:对外交往中持着开放的政策,才能取长补短,发展自己。(也可以结合中国的对外开放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
(4)目的: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2分)
意义: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盛世繁荣的的准确识记,结合材料里的观点“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安居乐业、辛勤劳动”,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盛世的标准就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2)问,主要考查的隋唐历史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唐太宗在位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朝唐玄宗时改革发展生产,经济繁荣,被称为开元盛世。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关系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隋唐时期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求取真经;图二是唐朝时期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这些事实说明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外交往中,只有实行开放的政策,才能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意义是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举一反三
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
A.波斯B.大食C.大秦D.天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玄奘。
错误:________________     正确: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 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三 明清两朝由于禁止民众出海,在陆地和海洋上都把国门给封闭起来了……虽然清朝有为的君主比明朝的多,但是在思想领域的保守使进步和发展成为“不合祖制”的罪过。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到国外去学习佛教”和唐朝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2分)
⑵材料二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指什么事件?“海上远征”最远到达了哪里?(2分)
⑶材料一和三反映了唐朝和清朝各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历史上,友好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以下历史人物中,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中国人是(     )
A.玄奘B.晁衡
C.鉴真D.空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