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一                                图二                   

(9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一                                图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图二见证了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兴盛。图一中商路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的主角是谁?(2分)
(2)图三是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写出该条约的完整名称。(1分)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结束,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同西方列强先后订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
(3)有一座城市,因为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它是哪座城市?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曾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中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跨入新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挥舞出东方巨龙的独特风采!
(4)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请列举两项70年代初期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2分)
材料四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访法讲话
(5)你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大国形象?(1分)
(6)回眸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你有何感想或启示?(1分)
答案

(1)张骞通西域,郑和。(2分)
(2)中俄《尼布楚条约》。(1分)
(3)南京,《九国公约》。(2分)
(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写出其中任意两例即可,2分。写中美建交不给分。)
(5)符合题意亦可给分。(1分)
(6)中外交往源远流长,取长补短共谋发展;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才能独立自强;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只有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振兴民族,富国安邦;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等等。(写出1点即可得1分,其他若符合题意亦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一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张骞出使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为:张骞通西域;图二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因为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因此其主角是郑和。
(2)本题通过观察地图,我们可以获得“中国”、“俄罗斯”等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我国古代订立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中国与沙俄之间签订的,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该条约的名称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3)通过材料中:晚清政府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成为近代屈辱外交的起点,我们可判断该条约指的是中英《南京条约》,因此这座城市指的是南京;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同列强订立的一个对中国影响巨大的国际性条约是《九国公约》,因为《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写出其中任意两例即可。
(5)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考查的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大国形象?比如:塑造繁荣发展进步的国家形象;塑造改革创新进取的国家形象;塑造民主法治公正的国家形象;塑造文明开放现代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平和谐稳定的国家形象等。
(6)本题考查的是对从古至今的中外交往的感悟,只要符合中外交往均可,比如:中外交往源远流长,取长补短共谋发展;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对外开放才能独立自强;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只有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振兴民族,富国安邦;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等等。
举一反三
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共同去探究。(7分)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每空1分,计3分)
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西汉
     A  两次出使西域。
唐朝
唐太宗把    B     嫁给松赞干布
C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步骤二 阅读探究
材料一: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新华社
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中国通史》
(2)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1分)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1分)
步骤三  学史感悟
(4)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与中亚有关国家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丝路申遗在中国境内共涉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6个省区的22个市州。结合所学知识及经历,回答以下问题:

(l)如果要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设立展厅,你认为谁应人选?请说明你选择他的原因。(2分)
(2)河南洛阳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请你说出洛阳能体现中外文明交流的遗址一处。(1分)
(3)丝绸之路经过甘肃,在甘肃境内的一项重要的考古成就发现了世界上目前最早的纸,纸的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有何贡献?(1分)
(4)丝路跨国申遗,参与各国应该做好哪些共同的工作?(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课上,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始皇能不能吃到葡萄?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那么,就现在的历史资料来看,葡萄是在什么事件之后才传入中原?
A.昭君出塞B.张骞通西域
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汉朝设置管理机构为( )
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
C.西域都护府D.伊犁将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右图反映的是(   ) 
A.西周对边远地区的开发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C.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D.元朝对今西藏地区的管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