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芳同学收集的下列语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有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皇榜尽处是孙山,

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芳同学收集的下列语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有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皇榜尽处是孙山,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芳同学收集的下列语句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有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正式诞生
B.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C.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D.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材料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创立并完善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大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从材料中看出这种考试制度有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材料三所列的这种考试现象开始出现于什么时候?为什么后人对当时科举取得功名的人进行嘲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内容,请你简述材料二、三所述朝代的统治者是如何利用科举考试,巩固儒家思想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下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于源自我国古代的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题型:甘肃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