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语句出自于哪个皇帝?材料一中的语录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称哪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为“人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史实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这位历史人物,并说一说他的治国思想哪些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太宗;爱民思想,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吸取隋亡教训。
(2)魏征。
(3)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打败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的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4)我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减轻人民负担,戒奢从简,重视人才、虚心纳谏。
举一反三

材料一:自从(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文皇南面坐,夷狄(北方少数民族)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到)我国都。——唐?柳宗元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唐政府先后与吐蕃进行过哪两次和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少数民族向哪一位皇帝献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中你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片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王昭君墓

B崇圣寺三塔

C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你们中学要与本市西藏民族中学同学联谊,举办汉藏“和同为一家”的演讲比赛,题目是:假如你是文成公主。请你写100字左右的讲演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     ]
A.唐朝设立都督府    
B.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C.修筑“参天可汗道”  
D.派大军扫平东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