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顾历史】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

历史视角--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顾历史】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历史视角--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日本人是通过哪一场战争和哪一条约?“让人们看到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提到的联合国,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现在】
材料三 如图: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材料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3)雅尔塔会议。
(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民富国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等。(言之有理即可)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有
①征服朝鲜,侵略中国②达到称霸世界的梦想③要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④消灭中国的海军力量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下列战争,与电影《北洋水师》中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有关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闻尘偶记》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三军败绩”是指哪一战争的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的“割地”是指割让哪些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爆发于19世纪末甲子年的这次侵华战争是由下面哪个国家发动的
[     ]
A.日本
B.美国
C.俄国
D.英国
下列哪次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     ]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海战
C.旅顺战役
D.平壤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