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材料二: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富强矣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材料二: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富强矣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二: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富强矣。——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如何?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适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张变法图强
(2)从材料二中看出此事件的结果失败。维新派没有实力,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和依靠群众;顽固派势力强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基础;没有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
(3)不正确。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戊戌变法不可能取得胜利。
举一反三
拓展与探究。
康有为(1858——1927),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1898年与 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国外,其后他的思想日趋保守改良,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族革命。后成为保皇派首领。你还知道吗?他的诗歌想象奇特,辞彩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请你搜集有关资料,写一篇有关康有为的历史人物小传并和同学们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事件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早年曾领导百日维新,没有成功。在清王朝行将灭亡、人民革命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尽管他40年中未忘一“国”字,但他的政治追求始终没有实现,也不可能成功。梁启超的政治追求不能实现说明[     ]
A、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理想都可能变成现实
B、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否则不能实现
C、对职业的理想和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好高务远不能成功
D、只有良好的愿望不行,还得有实际行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维新派最早创办的报刊是[     ]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中外纪闻》
D.《国闻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了强学会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