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是近现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6年8月,李鸿章访问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李对英国的政治制度

加强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是近现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6年8月,李鸿章访问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李对英国的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加强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是近现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8月,李鸿章访问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李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不甚关心,只对枪炮和铁路电报感兴趣,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1)举例说明李鸿章“只对枪炮和铁路电报感兴趣”的表现。结合《泰晤士报》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
——***
(2)“两弹”具体指什么?(2分)“两弹”的研制表明我国国防建设的方向是什么?(1分)
材料三  2014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在回答美国记者有关中国“和平崛起”和军费不断增长的问题时说:“……我们有一个很弱的国防力量,我们就和平了?……我们从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上认为,我们认为和平是需要实力来维持和维护的。”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傅莹所指的“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有哪些?(3分)
答案
(1)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创建新式海陆军;创办民用工业:如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举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军事器物,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意思相近即可,2分)
(2)原子弹、氢弹;导弹。(2分)科技强军。(1分)
(3)中国近代屡受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多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李鸿章“只对枪炮和铁路电报感兴趣”的表现是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创建新式海陆军;创办民用工业:如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技、军事器物,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洋务运动只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本题考查的是“两弹一星”的相关内容。“两弹”具体指原子弹、氢弹;导弹。“两弹”的研制表明我国国防建设的方向是科技强军,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傅莹所指的“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包括:中国近代屡受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多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举一反三
李鸿章于1881年上奏说:“统计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这句话说明了(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C.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中国古代按天干地支纪年,如果按这样的纪年方法,2014年是甲午年。
(1)60年一个轮回,回首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同时列强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次战争让中国的近代化的哪一次探索***?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真正觉醒。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追寻当时各个阶层觉醒之后的救国行动。(3分)
(3)1954年也是一个甲午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能够听到的“中国声音”指的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被侵略过程中艰难进行的。下列反映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口号或主张中,最早出现的是
A.三民主义B.变法维新
C.自强、求富D.民主、科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6页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就近代化而言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方面?(2分)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什么?在近代化方面又体现在哪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