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分)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2分)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2分)
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1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分)
(2)维新变法运动。(1分)为辛亥革命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1分)
(3)创办《新青年》杂志。(1分)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分)
(4)基本过程:由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记和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其中第一,二和第三题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而第四题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洋务运动过程中中国仅仅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而到维新变法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就已经深入到制度层面,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就不仅仅是表面的事物,而是内在的思想文化。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机构的建立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D.新文化运动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这一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    )
A.中国洋务运动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南北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探索篇]:
材料一: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1)“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 1分)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有何历史贡献?(1分)
[奋斗篇]:
材料二: 1921年7月,在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共一大,后在西部召开了“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大约十五年左右,将有自己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而挽救社会主义的***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假如你参观博物馆,展板上分为几个板块,请写出“星火燎原”的革命道路、“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抗日峰火”的全面抗战、实现“钢铁工业”的重要举措。(4分)
(3)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 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中国找到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你感悟到了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图略)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轮船由最初的3艘增至1877年的30多艘,在各个口岸设有分局27处。从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7年(光绪三年),总盈利1221000两白银。
材料二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谁创办的?(2分)
(2)概括指出“自强”运动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封建主义”出现“些微裂缝”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的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2007年)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为“自强”而进行的探索(实践)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他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2分)。
(3)你怎样评价孙中山领导进行的“政治革命”?(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