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

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是戊戌变法,故C项错误。
举一反三
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他们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这里的“他们”为“得西艺之要领”采取的措施是
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④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中日关系的处理对两国,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为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许知远《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所述中国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后来转化成了什么实际行动?结果如何?(2分)
材料二:如图

(2)看图中日历,80年前的这天,是每个国人没齿难忘的一天。这天发生了什么事件?由于国民政府没有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该事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材料三:如图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

(3)图上反映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发展的结果如何?(2分)
(4)日本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在不断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2分)
材料四: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5)中日之间这种“情感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你对消除两国间的“隔膜”,拉近两国间的“距离”有何好的建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近代化探索中,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内容发生新的变化,开始由“技术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来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