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究(10分)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二:“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

分析探究(10分)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二:“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分析探究(10分)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请回答:
(1)请分别说出这三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共同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4分)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
(3)请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这次运动有哪些内容?(2分)
(4)你对这次运动是如何认识的?(2分)
答案
(1)分别是陈独秀、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4分)(2)民主和科学。(2分)(3)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2分)(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需要结合三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判断材料的出处:材料一中的关键词为“两位先生”,是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材料二中的“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等主张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来的,他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材料三中的关键词为“吃人”,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控诉。
第(2)问考查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并发表了材料一中的观点,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起积极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败的封建人物进行斗争。
第(3)问结合第(1)问的分析可知,三则材料出自于陈独秀、胡适和鲁迅之口,这三位人物在1915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大解放。
第(4)问是对第(3)问中所提到的新文化运动进行简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是因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人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出发,在文化思想领域掀起的一次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因此这次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举一反三
黄叶同学收粤下列人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
A.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新文化运动的战士D.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对复古运动B.变法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民主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B.目的是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宣传科学,其主要目的是
A.扫荡封建思想,促进国人觉醒B.宣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C.普及科学知识,宣传实业救国D.促进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