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杂志》在其发刊词中留下了这样的言论:“笃古不变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这反映了杂志创办者的“求变”主要是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

《青年杂志》在其发刊词中留下了这样的言论:“笃古不变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这反映了杂志创办者的“求变”主要是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青年杂志》在其发刊词中留下了这样的言论:“笃古不变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这反映了杂志创办者的“求变”主要是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从题目中的“笃古不变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可以看出,陈独秀要求变革,变革的主要内容是思想观念,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口号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考试命题的考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和理解。
举一反三
中国作家莫言喜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在1927年,我国有一位著名作家也曾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被他婉拒了。这位作家创作了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向吃人的封建礼教发起猛烈抨击。请判断他是谁?(    )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民党高层***多次访问大陆,促进了两党和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广州国民政府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了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什么关系?(2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什么战线的初步形成?(2分)
(3)刘邓大军率领哪个部队的主力挺进中原,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分)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前提分别是什么?(4分)
(5)举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进行艰难探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分)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中共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请你说出国共两次合作的最大成就分别是什么?(3分)
(3)新中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请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我国出现过哪些急躁冒进的错误?(2分)这些错误的直接后果是什么?(1分)我们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分)
(5)“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哪个行业?(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
A.《新青年》B.《申报》C.《中外纪闻》D.《每周评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