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什么时候?由哪个阶级发起?(4分)
(2)从材料二分析上述运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答案

(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919.5.4;无产阶级(4分)
(2)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学生转变为工人(2分)
(3)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识记和理解,
(1)分析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得出问题(1)的答案。
(2)要求学生得出6月后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工人罢工”可知,6月以后无产阶级声援学生运动并成为主力军。
(3)要求学生答出对中国的影响,实际就是要学生回答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个分界线,是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开始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五四运动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把握。
举一反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下图示的哪个位置。(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   )
A.《新青年》B.《时务报》C.《每周评论》D.《晨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辨析题:(请先找出错误的观点或史实,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计18分。)
小题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6分)
错误:                                                                
理由:                                                                
小题2:1897年,日本人在福建泉州开办纺织、造船等数十家工厂,外国商品也大量在此倾销,使当地手工业纷纷倒闭。(6分)
错误:                                                              
理由:                                                               
小题3:19世纪70年代,家住上海的小荣到北京读书。他利用时间游览了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6分)
错误:                                                               
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五四运动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哪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体现出了青年学生哪些伟大的民族精神?(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探究问题(12分)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2分)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2分)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4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