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      】A.基督教的传播B.新航路开辟C.亚历山大东征D.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      】A.基督教的传播B.新航路开辟C.亚历山大东征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如下不同史观分析的共同历史现象是【      】
A.基督教的传播B.新航路开辟
C.亚历山大东征D.文艺复兴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用另一种方式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各大洲联系加强,世界练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国家相继走上扩展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落后。故选B项。
举一反三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但丁——《最后的晚餐》B.培根——《蒙哪丽莎》
C.达·芬奇——《神曲》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际关系的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
——摘自《全球通史》
(1)大约1500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2)两次国际会议中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主要有哪些(列举两个)?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3分)
材料三:见右图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四:“……中国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奥巴马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亚太地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奥巴马的话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主要是(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从分散走向整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英国的新生”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   )
A.“蒸汽时代”B.欧美国家的剧变
C.城市化进程D.社会生活的变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马航MH370客机(吉隆坡至北京航班、波音777-200型)2014年3月8日失联。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确认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3月17日开始,失联客机最后与卫星失去联系的两个可能区域内的国家及其他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国家共26国参与搜救。搜救的范围由中国南海区域转到北印
度洋区域,最后转到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部海域。这个范围正巧是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时所经过的地方。用于搜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在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交通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及其“开辟新航路”分别指什么人和事件?(2分)
(2)适用于海上搜救的又属于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可能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种)(2分)
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用什么动力机?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