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李鸿章、曾国藩等这样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有改编)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与我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次运动有关?(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请问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2分)之后哪一思想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途径?(2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是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分)为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中国梦”,经过努力,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分)
答案
(1)洋务运动。2分;
(2)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 马克思主义;2分。
(3)三大改造完成;2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部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李鸿章、曾国藩等人。
(2)根据辛亥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想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途径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3)根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可知,这是指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想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可知,我国目前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点评:中国梦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程度,有效的实现了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的有机结合。这类题目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在学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举一反三
口号和主张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和主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②自由、平等、民主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民主、科学
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 D.②③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正确的表述是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文艺复兴侧重个性解放,启蒙运动强调理性 ③都反对君主制,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
材料一: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材料二:读“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图。

材料三: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
材料四:六百多年前的7月11日,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首航西洋,这一天因此于200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航海日”。据调查,知道“航海日”的市民极少,就是在与海洋直接发生关系的海事大学、舰艇学院等高校,大学生知道并了解这一特殊日子的也不多。
材料五: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命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
问题一:列举开启海洋文明的两个古代国家。(2分) 使葡萄牙、西班牙取得在世界上优势的事件是什么?(1分)写出英国和美国共同濒临的海洋。(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北洋水师是在什么运动中筹建的?(1分)它又在什么战争中遭到惨败?(1分)
问题三:列举孙中山的历史功绩。(2分)依据材料三,请归纳出孙中山的主要观点。(1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知道航海日的市民极少”反映了什么问题? (1分)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辽宁舰”交接入列的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唐朝时,日本有留学生和遣唐史到中国来学习、交流文化;著名高僧也到日本除了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到了近代,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如下图所示),钓鱼岛也就在19世纪末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了去。

材料三: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2013年04月03日,南京推出钓鱼岛史料展,《顺风相送》《使琉球录》两本史籍都是记载了关于钓鱼岛一些相关的内容。81岁志愿者刘国璋动情讲解了从十六世纪以来的中外史料文献解读钓鱼岛的历史,无数的历史文献记载都说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问题一:读材料一图,说出日本在亚洲的什么位置?(1分)从海陆位置上看,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1分)钓鱼岛位于我国哪一个海域?(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提到的“钓鱼岛也就在19世纪末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了去” 与哪一次战争有关(写出图中代码)?(1分)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1分)当时促使日本有能力从清政府手中抢走钓鱼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三:读材料二中的年代尺,代表抗日战争是图中哪一个代码?(1分)列举两项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2分)依据材料二,请指出从古代到近代中日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问题四:材料三中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刘国璋的动情讲解都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1分)“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附属的南小岛、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1分)
问题五: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缓解今天中日关系提出一条有建设性的建议。(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                             (   )
A.西欧B.北欧C.东欧D.南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