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
B.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绿色食品等营养科学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故A项不正确。
举一反三
2008年12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央视二频道对话栏目,谈到建国后农民真心地喊过三次共产党万岁,第一次是建国初土地改革时农民分到了土地,第二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次是新世纪到来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其中,第二次感谢共产党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B.大跃进运动,农民热情高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
D.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因为被评为美国《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的头像被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与该事件无关的历史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国家工作重心有了新改变
B.十一届但中全会上,形成***为核心新一代领导集体
C.一国两制成功实现,是***的伟大尝试
D.新时代下,中国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3分)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的趋势,说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2012年2月1日,中央发布了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突出强调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技创新上的标志性成果。(1分)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土地改革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