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评说】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1)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了什么文明?(2分)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2分)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任举一例,2分)
(2)参考下面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将“五是……”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近现代农业调整】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有何改变?(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2分)苏联同期的改革却导致了国家解体,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4分)
答案
(1)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或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工程: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等 。
(2)经济重心南移。
(3)作用: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了农民参战和支持前线的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或“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所有制: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4)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采取错误的指导思想;错误的理论和政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未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答任意一点即可;其它答案围绕要点展开均可给分)
启示: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的制定要适合本国的国情;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开放性设问,答任意一点2分;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均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古代中国与西亚文明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即古巴比伦王国;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关于土地方面的措施分析,即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第三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的准确识记,如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灵渠以及大运河等。
第(2)问,主要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依据题干中示意图,可以看出演示的主要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过程,反映的是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第(3)问,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由***主持,总结了“五四”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五百万农业人口的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依据题干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可以得出应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结合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分析归纳即可,第三小问启示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国情以及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举一反三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四大会议内容的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题型:山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现代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